中国在欧洲重要电影节上屡创佳绩

首页 2018-05-14 15:03

 “电影是人民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可以透过中国电影了解这个广袤的国家。法国和世界都需要看到更多中国影片,我们应共同努力增加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科斯塔·加夫拉斯。

  加夫拉斯是法国大师级导演,执导过《焦点新闻》《失踪》《八音盒》等佳作,这三部影片分别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18年4月,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在“中法文化之春”框架下为其举办致敬影展,85岁的加夫拉斯赴北京和上海出席影展,并与中国电影人士就创作理念、电影使命、电影新兴技术等进行交流。

  回忆起刚刚结束的中国之旅,加夫拉斯颇有感慨。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国接触了不少电影专业学生,非常高兴看到有如此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电影领域。

  “要想了解彼此就应该去看电影,中国影片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意义重大,”他说,“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同的城市、人民的生活、中国式审美……认识到中国人民和我们没有区别,中国也不是让人害怕的威胁。”

  对于目前中国电影积极寻求“出海”机会,加夫拉斯表示这将有助于世界客观了解中国,摆脱偏见。他认为,中国影片中一定有吸引外国受众、质量上乘的作品,但现在关键在于“增强中国影片在国际上的分量,让法国及西方受众习惯中国电影”。

  他以好莱坞影片在法国的影响为例分析:“不少法国观众自动选择美国大片,不一定因为都是佳片,这已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则是以数量和不间断的累积为基础。”

  加夫拉斯说,中国在欧洲重要电影节上屡创佳绩。比如,今年贾樟柯新作《江湖儿女》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中国也应着眼于小型电影节。“法国每年有60多个电影节,我认为法中应该共同努力,让每个法国电影节上都至少有一部中国作品,如此才能有效增强中国电影的整体存在感,并找到一种长期参与外国电影节的方式。”

  针对部分外国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发展过于商业化的说法,他认为电影的评判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商业,而在于影片本身质量,应该由观众来判断影片是否好看。“不要预先设想影片商业与否,而是通过影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为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加夫拉斯介绍说,法中两国电影资料馆已在2011年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深化合作,如利用法国技术经验优势加强人员培训合作,双方互办电影主题展览,让法中两国民众更加了解彼此的电影历史和文化。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环球文化网 hqwhj.com
首页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