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
2010
2017
《东方快车谋杀案》在不同年代都有被改编电影,除了基本的人物线,有标志性胡子的波洛侦探,具体情节的调整都有社会现实指向。
【今日看片】
在最新一版的影片中,导演将12位合谋杀人者每人刺一刀的情节以黑白纪实的画面闪回呈现,影片最后部分也仿照了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结构相似的画面,对12位合谋杀人者进行“审判”。在案件告破后以浓墨重彩的方式讨论:法律之外,道德是否具有审判的合法性?
风格
具有舞台戏剧特色
尽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不断在银幕上“发车”,但这场事先张扬的经典谋杀案拥有太过精彩的推理情节与戏剧张力,直至今日,在诸多新戏环绕之下,依然葆有新鲜的生命力。于是,2017年,这辆来自工业革命的列车拉着满满一车厢的“戏精”,再次拉响汽笛。
对许多人来说,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执导,阿尔伯特·芬尼主演的那一列东方快车或许最接近心目中的经典。但至少在阵容上,最新版的影片毫不逊色。
导演兼主演肯尼思·布拉纳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在2012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的英国导演,以极具戏剧舞台风格的镜头设计,让新版的东方快车在场景上也别具一格。在影片开篇介绍群像人物时,采用了大量观众视角的运动镜头,我们得以跟着主角的急促的步伐匆匆忙忙但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地爬上了列车,被邀请进入这个谋杀解谜游戏。
正是在精致细腻、奢华惊艳的布景对比之下,透过水晶杯里晃动的威士忌,窥得人性的阴暗、情感与法理的张力之际,才更有酣畅淋漓的痛快。
落脚点
借“密室谋杀”探讨法理和正义
《东方快车谋杀案》原著小说创作于一战之后,当时百废待兴、经济萧条的英国社会中,公众的爱国情绪进入低潮,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所以,小说中种种罪恶的在当时极具现实指向。也正是在与现实对话中产生的思考与追问,让这个精巧的“密室谋杀”侦探故事,最终落在了对法理和正义的探讨上。背负着一尸两命凶杀案的美国富商,在东方快车上被与受害者相关的12位“复仇者”以每人捅一刀的方式宣判死亡。这12个人是否应当得到审判?
在令许多阿婆粉难忘的1974版中,影片克制冷静地一笔带过了对于这个矛盾的处理,所以74版更偏向于一部精彩的侦探题材作品,影片的高潮显然是案件真相大白的过程,以及案件破获的过程中群像演员的精湛演技。但是在观众早已将故事结局烂熟于心的前提下,接下来的翻拍中,导演们不得不另辟蹊径。最后,在真相昭然若揭之际,波洛侦探是否应当放过这群动用私刑审判凶手的杀人者、出于什么样的理由进行宽恕,才是作为影片真正的高潮。
在最新一版的影片中,导演将12位合谋杀人者每人刺一刀的情节以黑白纪实的画面闪回呈现,影片最后部分也仿照了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结构相似的画面对12位合谋杀人者进行“审判”,在案件告破之后以如此浓墨重彩的方式展开了讨论:法律之外,道德是否具有审判的合法性?
这不仅是波洛需要回答的问题,不仅是阿婆在一战后向读者抛出的问题,同样是许多人至今在思考和争辩的话题。而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恰恰和每一版翻拍作品所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于是,我们再次看到了经典作品在时空转换后,再次熠熠生辉的样子。
可贵处
每一次改编都直指人性
或许,经典作品与当下速成IP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跨越时空的一再演绎之后,经典作品本身的文本意义并不消解,它一定是具有超越时代局限的延展性,能够在每一个不同时空下再次产生意义和内涵。
就像今天戏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原著也可能穿越百年历史而来,但每个版本的舞台呈现都可以截然不同,甚至让剧中人物也穿越时空——比如林奕华版的《红楼梦》、卷福版的《哈姆雷特》。所以,尽管每一次东方快车都从同一个地点出发,但它为了达到设定好的意义终点,每一个版本都有独一无二的旅途。
“东方快车”上的12位复仇者,在法律的边界之外以道德为准则以私刑追讨正义。从理性层面来说,这或许并无多少合理性,但总有许多时刻,我们总希望在“东方快车”上,借波洛侦探的身份完成救赎和复仇,改写法律所不曾惩治的人性之恶。
这正是文学和电影赋予我们最温暖的力量。显然,无论银幕内外,理性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法律之外,每个凡身肉胎更在意对人性的追问。所以,无论东方列车出发多少次,我们总是愿意买票上车。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