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应该能排进“史上最治愈电影榜单”吧?
《海蒂和爷爷》应该能排进“史上最治愈电影榜单”吧?豆瓣十万人打出9.1高分,图书、动画、电影多个版本延绵几代人记忆,直指最犀利的穷养富养之差、方式却柔和又温暖;叩问山林自然之美与贵族精英教育的失衡之处,姿态却包容又睿智。
双生花复调:万物有灵与谨严法度
电影中海蒂和克拉拉两个小女孩宛如一对双生花,从家境到个性到环境处处是极端对比,一个贵族一个寒门,一个安静温婉、一个野性自由,一个娟秀恬淡、一个天真热烈,前者是古典教育之下的完美范本、拥有一切理性思考和行为规范的、最佳模式,后者是山林湖海间的自然高光、自带田园乡土的质朴与远离尘嚣的精灵质感。
无论是二人一见如故的情感,还是在彼此窘迫境地中给与的真诚相助,都带着最强烈的“双生花”故事既视感,然而和传统双生对比路线叙述的怨怼、忿恨情绪不同,《海蒂和爷爷》中的两位小女孩虽然也曾发生争执、也曾有负气之时,但整体而言关系始终很良性、气氛始终很治愈。
第一点,在命运的劫难面前,她们都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的天使。
海蒂自幼失去父母,又被姨妈变相抢走卖入富贵人家,雪上加霜、惨上加惨;然而无论是在邻居们指指点点的眼光之下,还是在严肃脸管家婆的刁难之下,她始终保持着打不死、掐不断、熄不灭的快乐元气。
克拉拉身体上有残缺,原生家庭也缺少陪伴,父亲常年云游四方、空留给她一栋华丽大宅和一群心思各异的“工作人员”。无父无母又残疾、还被困在黄金牢笼中,正常的模式应该是成长为性格阴郁暴戾的问题少年吧?但克拉拉丝毫没有跑偏,无论是悄悄教海蒂使用餐具、还是陪着她去塔上看山、抑或是带回路边的小猫咪,她如同《乱世佳人》中媚兰的童年版本,性格里始终保留着最温厚最良善的面相。
第二点,风景诗学的浪漫呈现与古典教育的谨言法度。
电影中对位出现的一组概念,自然山林与文明规训。
故事里一边是阿尔卑斯山的巍峨壮丽,在造化钟神秀的鬼斧神工面前、自然如同一串古老而神秘的密码,湖光山色间似乎藏着朴素又高深的万物有灵的规则,更接近浪漫又无为的旨归。回响的是卢梭厌倦尘嚣迁居退隐庐时的山林之志,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等湖畔派桂冠诗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简朴主张。
故事的另一边则是规矩森严的教育体系,法兰克福的克拉拉家中作息时间精确如同钟表、横平竖直处处是规矩。无论是女管家纠正海蒂的口音、动词“格”使用语法,抑或是对餐桌礼仪等细节的严苛要求,处处都森冷体现着约束。
这种约束和礼仪在某种程度杀昂成为了所谓“上流社会”的标志,于是女管家违背教育本意、一味追求表象的“体面”;而如此本末倒置的陪伴和捆绑之下,克拉拉却依旧拥有教育应该有的正确模样,没有停留在“做一个伪君子攫取利益”的表层,而真正接受了教育对灵魂的“提纯”效应,温良恭俭让。
祖孙线复调:放养与教条的异曲同工
《海蒂和爷爷》中两个小姑娘的祖辈很有意思,一个是独居山巅独来独往“恶名在外”的“凶”老头,另一个是不被所谓“贵族身份架子”捆绑的“哲人系”奶奶,前者下山来换一次粮食都被村里人指指点点、放羊的小男孩都听说过他杀人的谣言,后者举动相当“惊世骇俗”、让孙女跟着穷姑娘一起住在小茅屋的茅草床上、震惊了孩子亲爹。
两位祖辈性格、身价天差地别,但都勇敢不被拘束、不囿于常规,只问本心不问流言。《海蒂和爷爷》也在山林壮阔的风光迤逦之外,籍此铺出了一张更温情更动人的大网。
电影中爷爷肩上扛着羊、手上牵着海蒂,一老一小衣着褴褛、生活窘迫,但相依为命的感觉那样浓烈而温暖;海蒂刚来时家中只有一把椅子、阁楼上的所谓“床铺”其实全是杂乱稻草,家中餐具都是手工的、非常粗糙笨重,但这种接近原始状态的“落后生产力”产能低下,恰恰暗合了渔樵耕读隐于山林自然、亲力亲为的幸福。
无论是海蒂和皮特放羊时的草长莺飞,还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中爷爷为海蒂做的滑雪工具、从山顶飞跃儿下一气呵成畅快淋漓,都摆脱了贫寒的物质局限、走向了温情和自由的层面。
在海蒂和爷爷的故事里,前期结构是幼童的天真融化独居老者“愤世嫉俗”的冷硬表象,而在克拉拉奶奶的故事里则是反向的睿智观察。
无论是奶奶对海蒂的冷静观察,还是“骗”她学认字学读故事的话术,抑或是带着克拉拉来到云巅之上小破屋里的“惊世骇俗”之举,这位奶奶迅速让人明白克拉拉的优良温婉从何而来。两个家庭里,如果说海蒂爷爷的教育是“无为”式、浸染式的,那么克拉拉奶奶的教育则是点拨式、开化式的;前者对海蒂和皮特的一举一动甚有把握大胆“放养”,后者则是严苛规矩里的温暖真谛。电影让克拉拉在阿尔卑斯山上痊愈,似乎是更侧重自然派的法天法道法自然,但奶奶和克拉拉二人浸入骨髓的温文尔雅又为“学院派”扳回一局:无所谓高低贵贱,陪伴才是教育真正的定心丸。
舒心结语
《海蒂和爷爷》触碰的问题很尖锐、且在某种程度上无解,很容易被变成形形色色贩卖焦虑的10w+,然而电影以温柔的触觉、明媚的自然山林图卷、双生花与祖辈的温情故事,脉脉消解了阶级差距的残酷、病痛频仍的痛楚,代之以更自由壮阔的山巅梦想、更如影随形的深切关怀。
不论腿是否痊愈、是否能行走,心中始终有一座可以攀爬的山;不论字母是否认识、是否能书写,心中始终有一个没讲完的美好故事。如同荷尔德林的愿景那般: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分享: